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053)努爾哈赤(四) 07-05-2011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麥勁生、曾卓然

【節目主持】:張偉國、麥勁生、曾卓然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1.29 MB
【下載連結】:

努爾哈赤(四)

努爾哈赤的軍隊,稱為「八旗兵」。在努爾哈赤武力兼併女真各部落過程中,將原有的部落體制打破,將部落的戶口重新改編,所有壯丁連同家人編入八旗。八旗亦即八個軍團。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將屬下部落的將領、士兵重新分配,分別隸屬黃、白、紅、黑四旗,後來黑旗改為藍旗,女真語稱為「固山」,隨著新的兼併和歸附,努爾哈赤的部屬不斷增加,四旗增加為八旗,即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個軍團,每旗管轄若干「牛彔」(音牛祿),即最基本作戰單位,首領稱為「牛彔額真」,由可汗指派,每牛彔大約三百戶,亦即大約有三百個戰士,平時一起打獵、耕種,戰時一起出征,戰勝一起受賞,戰利品一起分配,調動時習體行動,所以效率非常高,士氣高昂。後來牛彔擴充,稱為「甲喇」,首領稱為「甲喇額真」,漢語稱為「佐領」。皇太極時期,又增設漢軍八旗以及蒙古八旗,編制與滿洲八旗相同,因此共有二十四旗,亦即二十四個兵團。八旗的每旗旗主稱為「固山額真」,漢語稱為「都統」,都由努爾哈赤兄弟子侄出任,直接由可汗指派。這個八旗兵體系,是全民皆兵制度,有強大的作戰能力,是後金國以及其後的大清的支柱。
後金天命三年,即1618年,努爾哈赤頒布兵法,兵法內容大致如下:
用兵以不勞己,不頓兵,智巧謀略為貴。
我眾敵寡,先誘敵中計為佳;誘而不來則詳察其城堡遠近,再定攻擊之法。
敵眾我寡,勿輕率靠近,宜預退以待大軍,然後審機宜,決進退。
攻城則視其城之可拔與否而定。
不勞兵力而克敵者乃良將,勞兵力雖勝何益。
凡軍士出兵之日至班師不得離本牛彔,遺令者論死。
攻城時,不在一二人爭先競進,迨列陣已定,爭先能陷城者錄為先進之功。
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農曆二月,明朝確知努爾哈赤起兵反叛,而且在之前一年,攻佔戰略重鎮撫順關,於是任命楊鎬為「遼東經略」,調集十多萬大軍征伐建州。楊鎬是文官出身,經常在朝中議論邊疆軍務,日本侵略朝鮮,被朝臣推薦「經略朝鮮軍務」,但楊鎬指揮失誤,臨陣逃走,數以萬計明軍陣亡,楊鎬被彈劾二十八項大罪而免職,但數年後又獲得重用。努爾哈赤反叛,楊鎬奉旨經略遼東軍務,於是他滿懷信心,派遣十多萬大軍,號稱四十七萬,兵分四路,打算一舉直搗努爾哈赤的巢穴赫圖阿拉。但西路大軍主將杜松輕敵深入,被努爾哈赤施以突襲,全軍覆沒,杜松被殺,其他各路大軍亦被擊破,或者不戰而退,努爾哈赤大獲全勝。這場戰役,被視為清朝開國的關鍵之戰,由於大破明軍的地點是薩爾滸山之下,所以稱為「薩爾滸之戰」。薩爾滸,意思是「壁櫥」,即「靠牆的木櫃」,位於今撫順市東面大伙房水庫旁邊,山形似木櫃而得名。
薩爾滸之戰之後,努爾哈赤乘勝出兵,同年六月,攻陷開原城;七月,攻陷鐵嶺城;八月,滅葉赫部;天命六年三月,攻陷明朝遼東首府遼陽,以及遼東重要軍事基地瀋陽。後金兵進攻遼陽城的時候,明朝遼東經略袁應泰召集各路大軍守城,環城設重炮,沿護城河排列火槍、大炮,作守城戒備。三月二十日,後金八旗勇士在火炮橫飛之中進攻,夜以繼日,攻勢連續不斷,明守軍筋疲力竭,雙方都傷亡慘重,明朝軍官多人戰死,文官漏夜出城逃走,城內人心渙散,明守軍之中的蒙古兵開城投降,後金兵入城,遼東經略袁應泰自殺。
瀋陽、遼陽失陷之後,數以十萬計的遼東軍民,撫老攜幼向遼西、朝鮮、甚至海島方向逃亡。遼東數十處城池,亦相繼陷落。數以萬計明朝官兵投降後金,成為後金俘虜,部分編入八旗。努爾哈赤攻佔遼陽、瀋陽之後,隨即遷都遼陽,天命十年,即1625年,再遷都瀋陽。
明朝喪失遼東之後,朝廷為之震撼,當時神宗皇帝剛駕崩,皇太子繼位,即光宗泰昌皇帝,在為未夠一個月又駕崩,年僅十五歲的皇長子繼位,即明熹宗天啟皇帝。泰昌、天啟皇帝,都得到東林黨人大力擁護而登上帝位,因此天啟初年,黨林黨人執政,葉向高、鄒元標、趙南星、楊漣、左光斗等東林領袖亦成為公卿重臣。反對東林黨的大臣依附天啟皇帝的近身宦官魏忠賢,與東林黨人對抗。防守遼西以及收復遼東,成為兩派大臣爭議、甚至互相攻擊的重要議題。東林黨人推薦熊廷弼,以兵部尚書官銜擔任遼東經略,鎮守遼西邊防重鎮山海關;非東林黨人推舉王化貞擔任遼東巡撫,鎮守廣寧城,共同負責抵擋努爾哈赤。熊廷弼主張堅守,王化貞主張收復遼東失地,兩人戰略相反,勢成水火,使遼西局勢,更加不安。
天命七年,即明天啟二年,1622年農曆三月,努爾哈赤攻陷廣寧城,巡撫王化貞兵敗,狼狽逃走,其後被明朝逮捕處死,經略熊廷弼亦因坐視不救,被朝廷免職,其後更被太監魏忠賢追究他賄賂東林黨人罪名,將他問罪處斬,而且乘機打擊東林黨,製造冤獄,將所有東林黨大臣治以重罪,從而操縱朝政。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努爾哈赤在根據地赫圖阿拉,向上天稟告,建立「大金國」,自稱「天命撫育列國英明汗」,或者譯為「覆育列國英明汗」,或者簡稱「英明汗」,改年號為「天命」,所以又稱為「天命汗」,以曾經統治中原的金朝承繼者自居,所以又稱「後金」。自此之後,停止向明朝納貢。
努爾哈赤自稱「大金國天命汗」之後三年,即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農曆四月十三日,向上天及祖宗禱告,指控明朝七大罪狀,亦即「七宗惱恨」,或者「七大恨」,宣布起兵討伐明朝。「七大恨」的內容,不同史書有不同的版本,由此可知曾經多次修訂,然後寫入史書。最常見的版本如下:
一、明朝無故殺害努爾哈赤的父親、祖父;
二、明朝幫助葉赫攻打建州;
三、明朝人越界,努爾哈赤以界碑殺死越界之人,但明朝捉拿依法到廣寧貿易的無罪建州女真人,殺死償命;
四、明朝教唆葉赫女真,將答應下嫁努爾哈赤的女子,改嫁蒙古;
五、明朝越界驅逐收割糧食的建洲女真人;
六、明朝偏信葉赫的譖言,責罵建州女真;
七、明朝幫助葉赫、哈達欺壓建州女真。
其實「七大恨」之中,除了第一恨是真正的怨恨之外,其他各項都是小事,而且明朝誤殺努爾哈赤父祖,已經是三十三年前的舊恨,而努爾哈赤早已接受了道歉和補償。「七大恨」只是努爾哈赤實力強盛之後,起兵叛明的藉口。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good00000000000
thanks
g 1# shingtinchi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
thank a lot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very good
Thansk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selflesss sharing......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ank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