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散文分享] 人生的富足

有一期電視節目是記者採訪一名罪犯,罪犯是女性,二十八歲,著囚服,面目清秀,化了點淡妝,頗有幾分演員的氣質。我的直覺沒有錯,在服刑者的演出團體中,她的確是個台柱子,曾扮演過一位母親,進入角色的演出讓自己和觀眾都淚如雨下。 她是故意殺人犯——十年前的一天,她在飯菜裡摻進老鼠藥,想要毒死養母,可是,陰差陽錯,那位在外地工作的、多年來一直很疼愛她的養父碰巧回到家裡,成了個「替死鬼」。她是一個背負「孽債」的生命,剛呱呱墜地後,就成了棄嬰,是養父母收留了她,才得以成人。後來,弟弟出生,她逐漸感覺到養母偏愛的是弟弟。有一次,在和小夥伴爭吵時她聽到別人挖苦她是「撿來的」。她回家問養母,養母以沉默回答。一天天過去,她被「生活在別人家裡」的陰影籠罩起來。柳暗花明,事情有了轉機。她姨媽的孩子因車禍去世,她主動地投靠到姨媽家。開始一段,過得很愉快。後來,她的考試成績不如人,姨媽的抱怨漸漸增加,每每拿死去的人來和她做比較,於是,那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歸屬感又一點一點地喪失掉。回到養母家後,青春的萌動使她又有了尋找新家的希望:她結交了男朋友,夜不歸宿,男友的家庭給了她企盼已久的溫暖。養母卻對她的越軌行為加以干涉,她的叛逆情緒高漲起來,產生報復殺人的念頭。 剛被捕時,她已有孕在身,雖滿了十八歲,但依刑法,不能被判死刑,而判了量刑最重的無期徒刑。在十年的鐵窗生涯裡她慢慢才明白許多同齡人早該明白的道理。獄警發現她很有舞台表演的天賦,讓她在罪犯的演出團裡擔任主演。沒有當過母親的她在角色扮演裡體會到母親的艱辛,她向記者坦陳了對養母的歉疚。她請記者向養母轉達,她要努力改造,爭取減刑,出獄後一定要侍奉養母。儘管在十年之內養母和弟弟都不曾來看過她。 這是一個人性泯滅而又復蘇的故事,這個囚徒的餘生將如何演繹,我們不得而知。有人講造化弄人,信不信由你。二十多年前,我讀過一本講一位當紅女明星的藝術和情感生涯的書,書中有一段情深意切的評論: 「愛,原來應該是十分輕鬆的,但是,有時它卻非常沉重,比什麼都更多地承載著人生的份量。為一種成熟、嶄新、永恆的愛,她兩度傾心癡迷,又兩次離異分手,備嘗婚姻的辛酸愁怨。 然而,她並沒有因為以往的痛苦,而止足對愛的尋求。她對那種匆忙的、倉促騰起的愛,所表現出的決不回頭的游離、躲閃、叛逆,正是為了得到心所渴求的愛的最終歸屬。過去不懂,也就不知道。那麼,她已有了兩次婚姻的經歷,下一次會醉心於真正的人生幸福之中嗎?年華,對她已不再寬裕。但是只要她珍惜生活的分分秒秒,珍重感情的點點滴滴,她仍有半輩子人生的富足。一切,對她,還來得及。」 這位作者沒有講什麼是人生的富足,我只能憑狹隘的生活經歷來想像了:我不是棄嬰;我的爹媽養育了我並給了他們能給我的一切;我做過不少蠢事,不能說從來沒有邪念,但我不曾想到過要殺人;我沒有蹲過大牢;我沒有遭遇過「匆忙的、倉促騰起的愛」;我沒有離過婚,也沒有那個打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