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210)梁啟超(五) - 強學會 - 24-05-2014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曾卓然
本帖最後由 shingtinchi 於 2014-5-27 01:42 PM 編輯


【節目主持】:張偉國、曾卓然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6.08 MB
【下載連結】:

梁啟超 (五)︰強學會

1895年春天,康有為、梁啟超上京參加會試,三月放榜,康有為考中第五名貢士,但是梁啟超落榜。在等候放榜期間,清朝因甲午戰敗,向日本求和,被迫簽訂《馬關條約》,當割地、賠款、開放港口、放棄朝鮮宗主權等喪權辱國消息傳到北京,引起參加考試的各省士子十分憤慨,群情激動,康有為認為當時士氣可用,於是派遣梁啟超等學生四出游說,發動聯名上書,要求廢約、遷都、變法自強。據康有為日後的回憶,他說:「三月二十一日電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鼓動各省,并先鼓動粵中公車,上折拒和議。湖南人和之。」又說:「各省莫不發憤」,「乃合十八省舉人,於松筠庵會議,與名者前二百餘人,以一晝二夜草萬言書,請拒和、遷都、變法三者。卓如、孺博書之」,「傳遍都下」。文中所提及的卓如,就是梁啟超的別字。

梁啟超本人,對自己在當時的活動和想法,亦有所回憶。他說:「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他在各省士子之間奔走呼籲,連署上書,而當時「士氣之稍伸,實自此始」。但由於言論太激切,不為當政者所接受。

1895年夏天,公車上書失敗之後,康有為在北京創辦刊物《中外紀聞》,內容以刊登海外新聞、時評政論等文章為主,提出維新變革的意見,以夾附在《京報》贈閱形式,傳送到官員、士大夫手中。同時,康有為又得到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出面,召集有志之士定期聚會,每隔十日交流新知識,討論時政。十一月中旬,成立強學會,強學會的宗旨是宣傳富國強兵之道,國家振興之源,養民教民之法。強學會以陳熾為提調,梁啟超為書記員,入會者眾多,不少是朝中新進官員例如陳三立、黃遵憲、梁鼎芬、汪康年等都曾經是會員。朝中重臣李鴻藻、翁同龢、地方督撫張之洞、劉坤一,狀元孫家鼐、張謇等名士等人都曾經贊助經費,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等也加入強學會。從朝鮮回國的袁世凱,亦曾經入會。

強學會成立之後,各地年青士子紛紛仿效,組織論政會社,有湖北質學會、廣州聖學會、湖南南學會、廣東粵學會、蘇州蘇學會,陝西味經學會等等。由於強學會的聚會之中,有人慷慨激昂地演說,歷數清朝積弊,鼓吹大膽變革等言論,引起清廷的注意,1896年初被迫停止議論朝政,最終解散。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
thx very much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o very much
wrong link, it is 209 not 210.
but thank you
thank a lot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古今風雲人物 - (210)梁啟超(五) - 強學會 - 24-05-2014
多謝分享
谢谢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