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236)曹操 (十三) - 進封魏王 - 22-11-2014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羅永生

每集會介紹古今中外的已故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節目主持】:張偉國、羅永生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3.75 MB
【下載連結】:

曹操 (十三)︰進封魏王

建安十三年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戰遭受平生未有的慘敗,倉皇放棄已經到手的荊州,退兵返回北方。赤壁之敗,令曹操元氣大傷,需要休養生息,而且許昌的擁漢反曹勢力乘勢活動,曹操必須穩定權力。由建安十三年年底到十六年中,兩年半期間,曹操未有發動任何戰爭。建安十六年正月,曹操頒布《讓縣自明本志令》,文中聲明,自己「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向漢獻帝及天下臣民表明絕無不臣之心,以退為進,爭取臣民支持。但同一時期,以削減封邑為名,亦即前文提及的「讓縣」,分封三個兒子為侯:曹植為平原侯、曹據為范陽侯、曹豹為饒陽侯,並且以獻帝名義立長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將」,作為丞相的副手,又進獻三個女兒入宮,冊立為皇妃。種種行為,為鞏固權力而舖陳。

建安十六年中之後,曹操恢復征戰,七月,親自領兵西征,進攻割據關中、隴西的涼州軍團勢力,大敗韓遂、馬超,生擒楊秋,馬超逃走到漢中依附張魯,後來圖謀奪權失敗,投奔劉備,自從董卓起兵以來,控制關中的涼州軍團政權瓦解,十二月,曹操從長安退兵。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征伐孫權,俘擄孫權大將公孫陽之後退兵。建安十九年七月,再征伐孫權,進攻合肥之後退兵。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征伐割據漢中郡的張魯,張魯投降,十二月退兵。每次征伐,都是點到即止,絕不拖延,即使攻取漢中郡,亦隨即放棄。曹操希望借助戰爭,加強自己的政治權力,但又憂慮戰爭拖延,影響政權的穩定。劉備的謀臣法正對此有敏銳的觀察,法正說:「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遽,音據,立刻,意思是自己立刻撤退返北方),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但小說家為了刻劃曹操的奸雄性格,故意借楊修之口,說曹操認為漢中郡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這不是歷史事實。

可是,建安十六年中之後,曹操連年出征,但每次征伐,都是點到即止,不作拖延,盡快退兵。而每次征伐之後,曹操都因戰功,以漢獻帝的名義加官晉爵:建安十七年平定關中、隴西之後,「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並且加封食邑十個縣。建安十八年征伐孫權之後,擴大冀州範圍,將幽州、并(音兵)州以及關中併入曹操所領的冀州,建安十九年三月,又晉封曹操為魏公,「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之上」。建安二十一年五月,征伐漢中郡張魯之後,進爵為魏王。二十二年四月,再次征伐孫權之後,「建天子旌旗」,也就是漢獻帝准許曹操用皇帝的日常儀杖、服飾和各種禮儀,也就是魏王的地位等同皇帝。

曹操雖然權勢不斷上升,但擁漢反曹的勢力仍然非常活躍,特別是漢獻帝所在的許都,曾經發生多次反曹事件。建安五年正月,曹操陳兵官渡,與袁紹對峙,勝負未分的時候,「車騎(音居冀)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泄」,董承是漢獻帝的舅父,謀誅曹操事敗被殺,夷三族。建安十三年曹操征伐荊州劉表期間,借故誅殺許都的擁漢大臣孔融,孔融是孔子後裔,也是當世名士,卻因不滿曹操而惹禍。建安十九年十一月,曹操進封魏公之後,揭發伏皇后寫信給父親伏完,要求伏完號召志士誅殺曹操,曹操派兵入宮,逼獻帝麾黜伏后,又以獻帝命令將伏后幽禁至死,並且毒殺伏后所生的兩個皇子。不久,立曹操之女曹節為皇后。建安二十三年,太醫令吉本等人,謀害替曹操監視漢獻帝的丞相長史(長音掌,長史是官名,即秘書長)王必,事情敗露,吉本等人被殺。漢獻帝的羽翼完全被剪除。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霸府所在的鄴城,揭發了魏諷煽動反曹勢力的事件。據史書記述,魏諷是河北名士,「有惑眾才,傾動鄴都」,「自卿相以下皆傾心交之」,可知魏諷在鄴都政界人脈廣闊,成為一股力量。但史書未有說明魏諷有甚麼反曹行動,或者反曹言論,但牽涉魏諷案而獲罪的人,數以千計,包括不少曹氏重臣的第二代,例如已故侍中王粲的兒子,已故破羌將軍張繡的兒子張泉,黃門侍郎劉廙(音異)的弟弟劉偉,當代大儒宋衷的兒子等。魏諷案揭發前兩年,曹操確定立長子曹丕為魏國太子,很有可能,曹操借魏諷案打擊朝廷中的反曹勢力,為曹丕接班奠定基礎。魏諷案之後不足一年,曹操病死。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thank you too much
thanks for sharing
thank you too much
thanksssssss
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3Q
Thanks
thanks
thank you
thank you
睇睇~~~~~~~~~~~~`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霸府所在的鄴城,揭發了魏諷煽動反曹勢力的事件。據史書記述,魏諷是河北名士,「有惑眾才,傾動鄴都」,「自卿相以下皆傾心交之」,可知魏諷在鄴都政界人脈廣闊,成為一股力量。但史書未有說明魏諷有甚麼反曹行動,或者反曹言論,但牽涉魏諷案而獲罪的人,數以千計,包括不少曹氏重臣的第二代,例如已故侍中王粲的兒子,已故破羌將軍張繡的兒子張泉,黃門侍郎劉廙(音異)的弟弟劉偉,當代大儒宋衷的兒子等。魏諷案揭發前兩年,曹操確定立長子曹丕為魏國太子,很有可能,曹操借魏諷案打擊朝廷中的反曹勢力,為曹丕接班奠定基礎。魏諷案之後不足一年,曹操病死。
thank you
THANKS
thank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