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亞洲] 朴槿惠為父鐵腕統治道歉

南韓總統選舉將於今年12月19日舉行,執政新世界黨總統候選人、前已故獨裁總統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爭當南韓第一位女總統,人氣一度高企,但近日支持率不斷下滑,而在野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文在寅及無黨派候選人安哲秀的支持率則持續上升。為挽救選情,朴槿惠不惜就父親當年的高壓統治,向受害人衷心道歉。  Q, M$ P* J1 H8 R' r# W

: t& a) s% x: K/ U$ Q60歲的朴槿惠上月獲得執政新世界黨正式提名,準備參加12月的總統大選。她若勝選,將成為南韓第一位女總統。但她一直未能擺脫父親朴正熙獨裁統治的陰影。
! z5 @" G* t8 O$ V1 Z, L* b% [tvb now,tvbnow,bttvb
9 M* [4 o8 [& ^3 {tvboxnow.com朴正熙在1961年軍事政變中奪權上台,直到1979年遭人暗殺身亡為止,獨裁統治南韓達18年。雖然他提振了國家經濟,但他殘酷取締異見分子、阻礙了國家民主發展的作風也備受抨擊。不少自由派、甚至年輕選民都認為朴正熙的人權紀錄玷污了國家歷史。公仔箱論壇2 a1 V$ y* E$ v/ F1 z* n0 w, n

" q! h8 z2 f4 \0 R公仔箱論壇一個月之前,朴槿惠還被看好成為南韓第一位女總統,但她最近數周民調輸給文在寅與安哲秀。支持度下降,可能是迫使她發表道歉聲明的部分原因。 tvb now,tvbnow,bttvb, Y5 q3 N* c) E  d5 a3 l
tvboxnow.com! w6 s! U* m$ u. F; M
事實上,外界一直要求她就父親朴正熙1961年至1979年的高壓獨裁統治作出澄清,但她一直含糊以對,令她的支持率如江河日下。
5 \- q2 ?/ I/ ~7 [+ q2 ^# m) F/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l" d* w8 {! A
為了挽救民望,她周一在黨總部向記者發表10分鐘講話時,正式對父親執政時期受苦的人作出誠摯的歉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4 S0 T  W+ R/ U% f7 s, ^. G( w

; `* G8 H" `8 T' d, Ntvboxnow.com她就父親高壓統治道歉時,亦為父親作出辯護,指當年國家基於特殊情況而不得已進行這種統治。
# Q4 e! k2 n0 }' G# d

大選民望挫 朴正熙女朴槿惠為父獨裁道歉

韓國將於 12 月舉行總統大選,已故總統朴正熙之女、執政新世界黨總統候選人朴槿惠昨在黨總部發表演說,向父親鐵腕政治下的受害者「真誠道歉」。分析認為,她自參選以來,多次被追問對父親政治方針的立場時含糊其辭,更作出不當言論,被指觸動民眾傷痕,令領先的支持率反落後於無黨派候選人安哲秀,迫使她釐清立場。
( W, E$ ~: j- X7 ^4 z7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朴正熙 1961 年發動「5.16」軍事政變上台後,雖締造經濟起飛的「漢江奇蹟」,但同時被批評實行獨裁統治,令民眾對其評價不一。朴槿惠在 10 分鐘演說中,稱父親發起軍事政變、維新體制、人民革命黨事件都破壞憲法價值,阻礙國家民主發展。她向受害民眾和家屬致歉,並表示「將盡力治癒傷痛」。
- H0 Q; }  F9 |0 x- |- A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朴槿惠表示,父親當時將經濟增長和國家安全放到首位,承認經濟起飛背後是由工人以血汗支撐。她表示:「我相信政治上,目的不能使手段正當化,這是民主的不變價值。」  A- I$ x3 v  G! A1 i& b
安哲秀對朴槿惠公開懺悔表示歡迎,認為對方達成一件「非常困難,但必須完成」的事。不過,有受害者遺孀受訪時表示,朴槿惠「純粹向壓力低頭」,欠缺誠意。' a( O( i* u8 D, A8 ~
韓國《中央日報》最新民調顯示,朴槿惠支持率比上次民調下跌 3 個百分點,安哲秀和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文在寅則各上升 4 個百分點,是大選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後首次出現的現象。在安哲秀與朴槿惠的對決中,安哲秀更以 49.8% 支持率領先 47.4% 的朴槿惠。
1

評分次數

  • aa00

韓總統候選人朴槿惠 就父親過失正式道歉tvboxnow.com) u. y' d) [1 t3 o

8 `4 @  H+ S" u/ E: \6 itvboxnow.com
* ?$ ^  [6 ?/ C7 m,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6 }1 ]+ N0 ^" P5 H
韓國總統候選人朴槿惠9月24日就其父親朴正熙在執政期間踐踏人權的行為作出公開道歉。(YONHAP/AFP)
8 ~- q0 i3 H4 k( L, ?0 J1 G1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3 M- s* A( C3 R5 c/ e1 h
(大紀元記者文龍韓國首爾報導)韓國總統候選人朴槿惠9月24日就其父親朴正熙在執政期間踐踏人權的行為作出公開道歉。她說,在韓國,子女評價父母,尤其是公開指出父母的過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但是她作為前總統朴正熙的女兒,無法逃避歷史帶來的影響。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n. P% q+ |* [1 L% N, i

& ?) W' l! q* p6 ~) ?) Ltvb now,tvbnow,bttvb朴槿惠當天上午在首爾舉行記者會時表示:「我認為,5•16、維新、人民革命黨事件破壞了憲法價值,並阻礙了韓國政治發展。我向因此而受到傷害的人們及其家屬表示由衷的歉意。」朴槿惠還說:「我會竭盡全力治癒這一傷痛。」 ' h! Y# Y1 z4 g& K$ Q: C/ I

" j3 v9 P: \4 W" j: Y5 O7 H9 ^韓國人對「忠」、「孝」的理念極為看重,哪怕長輩做了錯事,後人也不敢隨意評說。朴槿惠當天在記者會上為父親曾經對韓國人民犯下的過錯而道歉,外界因此認為朴槿惠做出了痛苦的抉擇。 % U4 Y+ r3 J- a  {" e6 P# y* Q5 Q5 @
tvboxnow.com6 J1 e% E4 ~6 B4 ?1 O3 u
朴槿惠說:「在韓國,子女評價父母,尤其是公開指出(父母的)過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明白這一點。我認為國民並不是真的希望作為(朴正熙的)女兒的我向父親的墓碑吐口水。」
4 M; e! B" I% }公仔箱論壇5 L$ N- I0 B# V' {- n
朴槿惠就父親的問題公開道歉並表示:「我相信在政治領域,不能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如此,這才是民主主義的價值。」 1 V) W5 F4 }9 M3 C* M

& v  D* @: g* _. c6 T0 J2 a朴槿惠表示,為了解決歷史問題並消除國民的痛苦,將成立「國民大統合委員會」。她說:「如果過去和現在打架,就會失去未來。現在應該從憎惡走向寬容,從分裂走向統合,從過去走向未來。」 tvb now,tvbnow,bttvb& O2 }* X( P8 }" J0 u% ~6 u
' n) U* h: U! X
現年60歲的朴槿惠8月份被正式推舉為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的總統候選人,她將與其他候選人角逐12月的總統大選。此前朴槿惠的民意支持率遙遙領先,不過近期開始下滑。有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受其父親政治形象的影響。 tvboxnow.com, e+ F5 c. A2 `4 p. \) \

: t0 W- I$ s* T, Y3 e朴槿惠表示:「因為父親是總統,我也逃避不了歷史的漩渦。我的父母都被凶手的子彈打死,這一度使我陷入絕望的深淵。現在應該互相尊重、團結一致,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而努力。」 ! \) W; c; f1 V2 z0 |% y
3 g' y5 Z) v" v- z- s
朴槿惠所指的5•16、維新、人民革命黨事件是其父親朴正熙就任韓國總統期間犯下的侵犯人權的事件。「5‧16」是指當時任陸軍少將的朴正熙武力奪取政權事件。「維新」是指朴正熙在1972年發佈的違反憲法的緊急措施,如解散國會、禁止政黨政治活動,目的是鞏固自己的長期獨裁統治。 ! |; m8 O6 h- f0 v$ l. D, b+ ^

. i% F# J$ [* w: A5 s1 P( z( T人民革命黨事件是1974年4月大學生舉行大型集會,反對朴正熙軍事獨裁,當時韓國中央情報部(KCIA)以違反「國家保安法」為由,羈押並起訴23人,其中8人被判處死刑。 tvb now,tvbnow,bttvb+ c! g1 F# h: ?- d
5 E9 W+ r  m% X
朴正熙在執政期間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被外界評為創造了韓國經濟的「漢江奇蹟」。但他殘酷鎮壓異見的行為一直被外界所詬病,這被認為他阻礙了韓國的民主進程。
8 h. f$ `2 G, };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P9 E1 Q2 T; ]3 f( ], ftvb now,tvbnow,bttvb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在1961年的一次軍事政變中上台,1979年死於其情報首腦策劃的一次暗殺行動。朴槿惠的母親陸英修1974年遭到北韓間諜開槍殺害。 , b0 c( h  J9 H6 @
1

評分次數

  • aa00

昂首千丘遠,嘯傲風間;
堪尋敵手共論劍,高處不勝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