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伊朗協議 是國王新衣?還是萬能鑰匙?

安理會常任五國與德國,就核問題與伊朗從20日起,在日內瓦開始新一輪談判,原定22日結束,卻特別延期,各國部長紛紛飛來親自參加,做最後的外交努力。 以色列似乎嗅到了不祥氣味,這兩周以來瘋狂游說,除了期待法國總統歐蘭德能堅持原則,重演兩周前和談破局,總理納坦雅胡還特別飛到俄羅斯,爭取總統普亭的支持,以色列經濟部長更在美國國會穿梭,要議員們提出新的伊朗制裁案,自後方破壞前線和談的努力。 這當然讓白宮惱火,歐巴馬親自出面勸說議員們,此時通過新制裁案,只會激怒伊朗內部的保守派,讓他們認定美國沒有誠意,只想要政權更替,協議自然失敗。 但以色列不是唯一反對的國家,與猶太人意外聯手的是沙烏地與其他波灣國家,以色列擔心伊朗會動用核彈,但波灣的遜尼派國家基於教派衝突,不願意看到什葉派的崛起。 他們很不願意看到,什葉派占多數的伊拉克,已經逐漸倒向伊朗,他們極力支持敘利亞反抗軍的目的,也在顛覆伊朗對阿塞德政權的支持,而美國突然決定不出兵敘利亞,之後又決定要與伊朗和談,令他們非常失望,這是沙烏地放棄聯合國安理會席位的真正原因:對美國的抗議。 從以色列與沙烏地的角度來看,他們認為,沒有外交經驗的歐巴馬,外交上一事無成,為了急於成就自己唯一的外交遺產,不惜踏進伊朗設下的陷阱,以色列財政部長就說:「我們是房間裡唯一指出國王是沒有穿衣服的小孩」。 但是白宮的企圖是很大的,他們不只是希望重修中斷30幾年來的與伊朗關係,還希望藉著伊朗的協助,促成敘利亞和局,更重要的,重啟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和談,歐巴馬把伊朗看成是許多糾結問題的萬能鑰匙,解決了它,以後無往不利。 兩周前已經談成了90%,最後集中在「如何處理用以生產放射性燃料鈈和阿拉克重反應堆,以及伊朗將獲得哪些制裁解禁作為回報」,而核心問題就是,伊朗要把它的濃縮鈾確實要減低到和平利用的範疇內,西方就應該同時適當的減輕對伊朗的制裁。 由美國發起的國際制裁,幾乎所有國家都參加,台灣也被迫停止向伊朗買油,制裁有沒有用?大家都認為有用,但反對協議的,認為應該打鐵趁熱,維持制裁,施壓伊朗完全放棄核武,就像讓敘利亞放棄化學武器一樣,而一旦放寬700億美元的制裁,即使只是一小部分,讓伊朗可以動支42億的凍結帳戶,也會改變全球對伊核的心態,大家搶著準備與伊朗投資貿易,讓目前的全球合作體制很快瓦解。 但問題是,伊朗不見得會全盤屈服,從2008年6月起,伊核會談前後不下20次,每每都卡在這裡,這一次也不例外,最高精神領袖與伊朗外長查瑞夫都再三強調,伊方簽署協議的前提是,國際社會承認伊朗的鈾濃縮權利。 大家都看的出來,伊朗溫和派總統羅哈尼剛上任的幾個月內,若談判無結果,伊朗國內反對談判的強硬派就會重佔上風,歐美各國必須要判斷此刻是不是機會之窗,放鬆制裁,給伊朗些「甜頭」,能堵住強硬派之口,亦可鼓勵伊朗未來作出更多讓步,換取撤銷更多制裁。 當然沒有人可以擔保伊朗不會偷偷發展核武,但是經過這樣的折騰,製成核武的時間往後大幅延長,而且有隨時查驗的機制,要被發現的機率也升高了,換句話說,這是目前能夠有的最好協議。 納坦雅胡總理表示,這次在日內瓦達成的並非歷史性協議,而是歷史性的錯誤,把它比成張伯倫簽下的慕尼黑協定,但面對戰爭與衝突,大家都願意給和平機會,即使會冒錯誤的風險。 tvb now,tvbnow,bttvb7 O! u4 E- A& A+ V
公仔箱論壇! L" s3 d' U0 t, b' ~* `

( e/ O1 d2 l  s4 K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