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報專訊】月入萬餘元,註定要單身?有港男在網上討論區狂呻,月入僅18,000元,家住公屋,慨嘆結婚、上車遙遙無期,寧願一世單身。有網民指事主悲觀;學者指部分人以擁有物業為成家立室指標,惟樓價高易令年輕人心灰。
5 D# k% d5 Y) G0 Z0 q
/ V' o% P6 x: i-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8歲會計港男在討論區自白,指自己工時長、收入不高,無物業亦欠經濟能力,認為「結婚無30、40萬走唔甩,加上買樓首期簡直是天文數字」,坦言不敢拍拖及結婚,寧願一世單身。tvboxnow.com j; T$ j& |0 k3 v+ H
tvb now,tvbnow,bttvb. f8 z1 j" |2 ^6 H- B6 g4 q! x* ~
文中又慨嘆時下80後、90後女生甚少肯捱苦,即使有女生不介意捱,她的父母也不願見女兒婚後生活慘過未婚前。最後他更質疑:「唔明點解有啲男人搵一萬幾千,都要拍拖、結婚!」tvb now,tvbnow,bttvb: Z9 e" @7 E N
5 h5 p! `* F; p3 V$ T+ A$ S3 Utvb now,tvbnow,bttvb網民:月入更少也成婚公仔箱論壇/ L" o7 d( I2 I4 s
tvboxnow.com, h A3 D+ d( P/ g( L" E; ^
該帖文發布三日已有逾900個留言討論,雖然有網民認同結婚、買樓首期花費大,但指事主年紀尚輕,不應因經濟問題,便一錘定音要單身過活。另有網民批評事主太悲觀,坦言月入比他少、能成家立室者比比皆是;而且「好捱得」的女生大有人在。
- X" v# u; O8 x2 g0 {tvb now,tvbnow,bttvb5 w' t$ _- @$ H; D8 p S# }
有人覺得結婚要鋪張,有物業才是成家立室的入場券;亦有人主張簡單婚禮,婚後才慢慢儲首期。像29歲的Angus(化名),任職銀行的他月入約17,000元,去年他跟拍拖五年的女友「拉埋天窗」,「我擺酒只請六圍親戚及好友,連禮金及雜費開支,總數約16萬元。」
" l0 h$ R' a7 L0 L+ G+ xtvboxnow.com! N7 B' F1 |* ~! Y$ S* k
蜜月遊台灣 同感溫馨tvb now,tvbnow,bttvb& Z' a/ ^* q" o# J
* r/ m, ?) m. S; [2 W8 u7 y別人可能選擇歐遊度蜜月,Angus與太太只花8,000元遊台灣,感覺同樣溫馨。婚後他們跟家人同住,計劃儲夠首期,兩、三年後才「上車」。他強調結婚使費豐儉由人,年輕人毋須太早認定「結婚很貴」,因而抗拒拍拖或結婚。
; B" H) }8 I" Y4 X& A* o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7 \, l0 P9 I" n2 a+ z3 |
極速約會公司「214 Dating」負責人Tammy表示,見過部分港男想法較悲觀,口邊掛着:「我係咁架喇、我份工係咁上下啦」等口頭禪,行為甚「趕客」。「連自己也看輕自己,怎能吸引別人?其實他(事主)的收入及職業不錯,自卑反而是死因(結織異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T! E# s- S- |7 H& v8 |1 ]( F; x q
6 D! h+ V% g* b% G
她又指,男生定性「港女唔捱得」,是一竹竿打一船人。即使男生收入不高,如果工作表現上進,又願意跟女生籌劃將來,縱然兩人收入有差距,亦有機會修成正果。「曾有任職文員的男生月入15,000元,女友做護士,收入較高,但男生努力進修,加上『跳槽』後又升級,月入增至兩萬多元,結果拍拖兩年便結婚了。」
, w* _3 C. u3 g" `, [+ g* qtvb now,tvbnow,bttvbtvboxnow.com" J% K" M4 n8 h! @" M" c' a
難「上車」令年輕人心灰tvboxnow.com7 g) z7 y9 G. d5 h
) @7 Z# r9 V4 _- W9 T* R; `tvboxnow.com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倪錫欽表示,部分年輕人步入成家立室的階段,會參考社會上多個指標。「例如先有穩定收入才談戀愛;有個人居所後,就結婚及生兒育女。」tvb now,tvbnow,bttvb. Q! h( u4 F6 `. [+ T% j2 w
公仔箱論壇9 M& z. d5 p9 _% R' W p; ]3 o
但他指,今時今日有部分指標的客觀成本不低,當這批年輕人覺得力有不逮時,難免會氣餒。「例如樓價不斷飆升,一般年輕人即使已工作數年,如果沒有父母資助,想置業亦有一定難度。加上社會普遍有個概念,認為結婚使費動輒要花二十萬、三十萬,部分年輕人或會認為這些指標太高,難以達到而感到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