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TVBS
* _# w1 p0 O' A! F6 N9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7 x8 v, Y9 n9 R5 m4 s. ?
老一輩的人總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食物掉了,馬上撿起來拍拍還是可以吃,看似不衛生,但背後卻有幾分腸道保健的道理。依據先進國家經驗發現,環境衛生越進步,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盛行率就越高,國內推估目前約有2萬多名患者。
3 t" x& ^' r6 u! Vtvb now,tvbnow,bttvb) D) ]& C; ] S2 w& w4 n; ], }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翁昭旼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是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症狀與大腸激躁症類似,都會出現腹痛、腹瀉,因此常被醫師與患者忽略。tvboxnow.com/ t; o# P$ n, o+ Z6 N2 O+ ^
- P2 v- Y2 ?! ]4 _( m8 a: U& S, c翁昭旼以全民健保資料分析,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從1998年到2013年,短短15年間便上升26倍,且人數持續攀升;以2001-2015年具重大傷病卡患者3806人估算,現今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約22,000人。推測和飲食西化(高脂、高糖飲食),以及環境衛生改善有關。9 B( l, o" {8 e" ?2 l! w5 F" \& {
% [1 j ^' U& \& t+ ?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是老一輩的人惜食的觀念,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認為,食物掉在桌上或乾淨的地上,馬上撿起來,拍一拍還是可以吃,惜食的背後卻隱藏腸道保健道理,因為腸道微生物系統與免疫力息息相關,透過日積月累的免疫力訓練,免疫系統才會逐漸成熟。tvb now,tvbnow,bttvb* `4 v7 o, F/ W, Q5 s: U" Y& i
tvb now,tvbnow,bttvb& G: K8 I( Q* b' \$ F2 Y% U: K
他說,早期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病例相當少,但近幾年確診人數越來越多,預估在10至20年後,全國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將高達幾10萬人,盛行率直追歐美國家。公仔箱論壇3 g% [; P3 |; D* y" Y
) _3 o, I1 f2 Y" n( q; G& h% p公仔箱論壇有名40多歲的女性,早在幾年前,便已持續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以為只是腸躁症等小毛病,在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病情時好時壞,直到一年後,才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但她的小腸已經爛了一大半。
: R2 r$ T- @2 T3 l3 Mtvb now,tvbnow,bttvbtvboxnow.com" k6 C! b$ _% A. ]$ X3 U0 E
tvb now,tvbnow,bttvb3 Q) c1 c% V1 C' |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提供。
5 A! \/ P- ~ K* R; } ]' b
; o& u) o6 W/ Y' p5 b M由於大多數人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認識不清,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提出五大警訊,包括貧血、發燒、血便、腹痛、腹瀉等,尤其是腹瀉,想拉又拉不多,或是一發不可收拾地急拉,根本忍不住。這些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就得積極就醫。tvboxnow.com* S6 x, S; T5 W! y
S9 _$ D2 H# \: z, xtvb now,tvbnow,bttvb◎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