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069)岳飛(四) 27-08-2011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麥勁生、曾卓然

【節目主持】:張偉國、麥勁生、曾卓然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0.23 MB
【下載連結】:

岳飛(四)

正當宋徽宗君臣滿足於宣和盛世(宣和是宋徽宗其中一個年號),盡情享樂的時候,遙遠的東北方,有一個邊疆民族正在崛起。這個民族稱為「女真」,古代曾經稱為「肅慎」、「勿吉」、「靺鞨」,自古以來,生活於松花江、黑龍江、長白山一帶的廣闊森林之中,以打獵、捕魚、採集森林物產例如野菌、人參等等為生,分為數以百計的部落,由於部落分散,因此互不統屬。肅慎部落,在西周建立的時候,曾經到周朝貢獻特產,因此記載在古代的史冊。到了唐朝武則天當權的時代,靺鞨首領大祚榮(姓大名祚榮)統一各部落,建立國家,由於大祚榮獲得唐朝封為渤海郡王,所以這個國家稱為「渤海國」又稱「震國」。渤海國的範圍相當於今日的吉林省的大部分,黑龍江省、遼寧省的一部分,以及俄羅斯的海參崴、北韓的咸鏡道一帶,它模仿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典章文物,與鄰近的國家和部落進行貿易,遠至高麗、日本,初期國勢相當強盛,稱為「東海盛國」。後來逐漸衰落。到了唐末五代的時候,渤海國西面的草原上,強大的游牧民族契丹人,在首領耶律阿保機的領導下,發展為戰鬥力強大的新興帝國。公元926年(後唐同光四年),阿保機率領契丹騎兵攻入渤海國都龍泉府,渤海國滅亡,王族和貴族被遷徙到契丹各地,而散居森林之中的女真部落,成為契丹的附庸,向契丹稱臣納貢。後來契丹改國號為「大遼」,女真人繼續世代臣屬於大遼。

童貫以出使為名,到遼國探聽情況,他在遼國南京(即析津府,又稱燕京,今北京市市區內)遇到漢人官員馬植,馬植對童貫說:「大宋是天朝大國,皇帝聖明,萬民恭順。遼主天祚帝荒淫無道,信用權奸,已成奄奄一息之勢。遼人侵凌女真,女真對遼人恨之入骨,今起兵反叛,遼人節節敗退。如果大宋能派遣使者與金人結盟,對遼國南北夾攻,遼國必亡,燕雲失地可以收回,祖宋基業可以恢復,天下一統可以達成。」童貫非常高興,把馬植帶回開封,引薦給徽宗。徽宗聽聞馬植的聯金滅遼策略,也非常振奮,賜馬植姓趙,改名「趙良嗣」,為宋朝策劃聯金滅遼。

公元1118年(宋徽宗重和元年),童貫的親信將領馬政,以武義大夫身份,由山東登州乘船渡海,以買馬為幌子,與金談判攻遼。兩年後,宣和二年(1120年),趙良嗣赴金國相議結盟滅遼細節,雙方商定以下的內容:

宋金各自進軍攻遼,其中金軍攻取遼上京與中京大定府,宋軍攻取遼的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宋承諾滅遼後,將原來於澶淵之盟輸給遼的歲幣轉輸給金。

金承諾將燕雲十六州還給宋。

金軍順利攻下遼上京、中京和西京。但二十萬宋軍在童貫指揮下進攻遼國的燕京(南京)孤城,竟然大敗而退。其後金兵猛攻燕京,燕京終於陷落,金主指責宋朝未能兌現「攻陷遼南京」的承諾,拒絕交還燕京和雲州(遼西京大同府)。幾經交涉後,宋朝同意以白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向金人贖回燕雲,並繳納燕京租稅錢一百萬貫,金才交還燕京及檀、易、涿、薊、順等州。金軍撤出燕京城前,還將城內財物和人口搜刮一空,宋朝接收的只是一座「城市丘墟,狐狸穴處」的空城。宋徽宗收回燕京後,大事慶祝,改稱燕京為燕山府。經此一役,金人認為宋朝君臣言而無信,而且財多兵弱,於是有侵宋的打算。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