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
5 b8 N# f5 ~8 A- K% a" J4 Z公仔箱論壇# t/ K* @5 Q2 I# @+ t3 p( g
tvboxnow.com- Y0 g2 e/ S) C/ u! a2 {) Z
長輩時常告誡吃飯不要講話「配飯」,是真的有其道理。26歲鄭小姐習慣用餐時聊天,有次晚餐不慎咬破左下嘴唇,並不以為意,詎料,1週後嘴唇內側長出1顆約1公分白色圓形的小水泡,形狀規則且呈現軟或有彈性質感,半個月仍未改善,一度懷疑是口腔癌,就醫研判為黏液囊腫,手術切除,檢體病理切片報告確診無誤,鄭女才鬆了一口氣。
9 u7 y# x( K) ?7 u, z2 S, x, T
* v* K7 Y$ J8 T7 O- ntvboxnow.com
9 F& z' s% B. h$ f! D$ a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紘䪸表示,鄭女嘴唇這顆白色的突起物是小唾液腺囊腫或稱黏液囊腫,多由外傷如撞擊或進食時意外咬傷造成,患者唾液往腺體外累積或是唾液腺管道阻塞造成小唾液腺腫脹,久而久之形成一顆凸起的囊球。黏液囊腫本身不是腫瘤,病理學上診斷為偽囊腫之病兆。
! L5 e/ b8 F$ v$ f/ p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1 c' D$ M9 k1 j" ~$ |6 r5 y0 Z5 Z
鄭女指出,嘴內的異物感讓她相當不舒服,經過半個月不僅突起物沒有變小,連進食、講話都受到影響,一度擔心是惡性腫瘤。
, a$ ]6 @, ~2 Z; m4 j5 h6 r$ |! O( Btvboxnow.com
! h3 I) r H. P# ~$ Itvb now,tvbnow,bttvb
+ n: ~6 e. J( g4 F張紘䪸表示,黏液囊腫因外觀常被誤認為水泡,雖名稱上有「腫」字,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病例相關患者,建議以外科手術切除病兆和附近小唾液腺為主,並接受後續病理檢查確定無其他病灶,手術後常見後遺症為嘴唇產生麻痺感,通常於半年內可自行改善。$ b; L) I; J: _0 o' C$ p7 V
' Q0 N0 k2 t- i! i
! N/ p% F8 C9 d+ ]張紘䪸呼籲,黏液囊腫雖外型似水泡,但不可自行刺破,除了有感染風險,也可能再復發。臨床上有極少數發現為唾液腺腫瘤或是唾液腺癌,患者勿自行處理,建議求助耳鼻喉科醫師及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