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1-2021
4 B# T' J* V7 g5 {) [: J
7 \7 L% r8 @8 _% d% R, Rtvb now,tvbnow,bttvb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開打3個多月,本港仍只有約兩成人口已打針,港府為求在9月前大幅度「谷針」,再推多項措施威逼利誘市民接種疫苗,包括計劃在下周四(10日)起放寬食肆及酒吧等場所的每枱人數安排等,但同時亦威脅市民,表示會研究在第5波疫情爆發時,禁止未接種疫苗人士進入食肆、學校、地盤及戲院等場所,更稱打針將是外遊的必要條件。有學者批評,政府為谷針無所不用其極,憂慮措施會促使身體不適宜打針的人冒險接種,最終弄巧反拙。tvb now,tvbnow,bttvb& F& @% Z8 Y; @+ h/ x9 z&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w, [- p ?6 J: D' p
公仔箱論壇, G1 P8 {7 p; k$ w
港府聲稱打針將是外遊的必要條件。, Z) Z1 z. N' Q7 r
7 L% d7 j$ @* h# l公仔箱論壇政府指,疫苗接種計劃自2月26日開展以來,全港16歲或以上人口只有約21%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強調現時本港疫情回穩,而疫苗接種中心亦將於9月底停止運作,現時至8月底屬防疫關鍵時刻,須透過大幅提升接種疫苗比率,盡速為香港建立保護屏障。
6 Y& W: n: y- _6 X;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 Q. Q/ Y: X) x$ O4 B Ftvb now,tvbnow,bttvb次階段疫苗氣泡 擬下周四起實施
) c* ?+ G7 _0 J2 ?/ l公仔箱論壇為提高接種疫苗的誘因,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稱,計劃落實第二階段疫苗氣泡,政府留意到市民想多人聚餐,故當局正研究會放寬員工及顧客均須接種疫苗的D類食肆,若一桌中有三分之二人士已接種疫苗,他們可帶同未能接種疫苗的兒童或長者同枱食飯,每枱人數上限亦增加至最多12人。
! Q# z9 f0 p4 b! y# Y% f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3 q+ ?8 e1 n

: K* q6 |+ K# }9 m5 Vtvb now,tvbnow,bttvb全方位谷針措施一覽表! r K) _' W4 P; L5 }
S) c6 a# J H( ?& c2 `6 m至於卡拉OK、酒吧、夜店等其他場所,因員工及客人本身須打疫苗才可營業及光顧,故可放寬入座率至七成半,以及延長營業時間,政府未來一周會與業界溝通,期望可在下周四落實相關措施。
( g) n2 N! n# V2 b& X; r公仔箱論壇
' x h5 K) f8 U9 S6 N; N9 G' O/ o& ?公仔箱論壇陳又指,由於未有接種疫苗人士的感染風險較高,一旦第5波疫情來臨,為避免大規模爆發,當局將要求未有接種疫苗人士遵守較嚴謹的規定及限制,包括接受較長的檢疫期,個別高風險行業員工需接受更頻密的檢測。而食肆、學校、宿舍、地盤、圖書館、博物館、戲院、表演場所及體育場地,因發生大規模的感染風險較高,故當另一波疫情來臨,當局會研究是否限制未有接種疫苗者不得進入。政府另指,預計日後如果放寬出行到內地或海外旅遊及公幹,接種疫苗將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4 d4 E3 G; N& Ptvboxnow.com
+ X+ w3 c- l+ j) J K1 t0 m% L港鐵出招助攻 送500張全年車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1 X4 m7 v1 h
政府更聯同商界齊齊「谷針」,為便利商界就舉辦抽獎活動申請相關牌照,設立諮詢熱線,及加快處理有關申請。政府解釋指,因接種計劃已動用大量公帑,故現金獎品供應最好由私營機構去做。港鐵公司昨亦協助政府谷針,宣布將向打針市民送出500張全年車票,車票持有人可於一年內無限次乘搭港鐵本地車程,惟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來羅湖及落馬洲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車費除外,詳細安排仍在計劃中。
; ?! A% W7 V. j/ T, O% K0 s,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m$ U P$ j# ~8 t
體弱接種恐送命 學者斥矯枉過正
. R( e1 O6 Q5 r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陳偉強批評,政府為求谷針無所不用其極,憂慮如一刀切禁止無接種疫苗人士進入特定場所,會令有慢性疾病或其他身體狀況不宜打針的人,冒險接種疫苗,質疑如有人因此斷送生命,是否港府負責,狠批政府的做法是矯枉過正。區議員袁海文亦批評,政府做法剝削未接種疫苗人士的權利,無助市民建立防疫政策信心。他指政府最需要的是,解決市民對疫苗副作用及不良事件的擔憂,而非「谷針」威逼利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