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西元前三八二年時,亞理斯多德便發現有些植物會發出綠色的螢光,一直到了十九世紀,才獲得證實,原來是附生在樹上的真菌。在世界上,已經有記錄的發光真菌,共有九屬四十二種,只是台灣一直未針對發光植物進行研究。現今知道,至少有皮傘、叢傘絲牛肝菌、黃緣螢光小菇、螢光菌四種發光菇蕈,但植物學者研判,台灣地區會發光的真菌,可能不止四種,只是未進行有系統的分類調查與記錄,筆者就曾見過一種絕對寄生的發光真菌,未記載在任何文獻中,卻以菌絲的型態寄生於芒草中,只要割開芒草,便看到菌絲發出綠色螢光。可惜的是,筆者一直無法自芒草中分離出該真菌,更別提鑑定了。
* k3 B: Z) r+ J5 |0 n+ I5 k7 E0 h% n.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f' R' h1 v8 i( {
螢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其屬名在希臘文中,意思是(綠色的燈),美錫尼(Mycena)是西元前十五世紀時相當繁華的古希臘城市,據說是在特洛依戰爭時,阿格麥穆隆王的宮殿裡也擺著這樣淡綠色的燈,發現這種真菌並將之命名的希臘學者,遙想著古代希臘宮殿裡的種種風情,將這美麗的真菌取了如此羅曼蒂克的名字。早期在北美洲的居民,稱呼這些發光的真菌為「jack-o-lantern」或是「foxfire」,意即「鬼火」或是「狐火」的意思;在日本則稱之為「夜光茸」,在八丈島的鳳凰木或是小笠原諸島的竹林中出現,在多雨的季節,小笠原當地甚至推出「green-pepe夜晚之旅」(green-pepe為當地稱呼夜光茸用語),專門為觀光客推出的旅遊行程,還頗受好評。8 s! W" T2 L. n$ m) B% {7 Y+ t, G
: k- e, g( s/ d9 r0 U* q關於螢光蕈類的發光機制至今尚未被闡明,但是似乎與螢火蟲的發光機制有所差別。螢火蟲的發光機制是體內的螢光素(luciferin)、螢光酵素(luciferase)、ATP及氧的化學反應而發光,筆者曾就螢光小菇進行研究,其發光的時間似乎有日週期性,一般螢光小菇自「出菇」註一後約莫可存活3天,其間若白天將螢光小菇移進室內暗處,並不會發光,直至傍晚時分才發出淡淡的綠光,但若混亂其光週期性,即使白天在暗室內依舊會發光。螢光小菇發光時,只有蕈傘會發光,蕈柄及菌絲體並不會發光,參照國外文獻幾乎可以確定在菌絲產生核融合註二產孢時會發光。為何螢光蕈類要在夜晚發光至今尚無定論,一般推測為吸引特定昆蟲幫其散播孢子。tvboxnow.com7 j4 }1 i: _9 _ e5 r" G
- D4 e8 j! x3 |/ O+ T,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由於夜晚時螢光蕈的樣子很像水母,故又有人稱為綠色陸地水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n6 N9 k0 ^% S' {# f/ ?, l3 W
* M1 h* ^ z) [公仔箱論壇
) [( f2 t" o/ g8 u1 l# w
9 q+ e" O8 E9 g2 d' Qtvboxnow.com
\ ]% C2 u- N" b" Ttvb now,tvbnow,bttvb
6 N' |: L& [$ I+ z)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 v( P# }1 a% a4 ]6 ]9 s- T' ~* w. @* `+ e, B3 W
白天tvb now,tvbnow,bttvb9 x+ L+ D% [! I5 l& i% L
9 \2 D3 _! y/ w! w8 [
+ T9 Z/ l- D, f7 @- r晚上tvb now,tvbnow,bttvb& G1 h0 C4 t) a- [) ?6 g% c)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3 f' q! p: ?& y" c" M# s
3 z9 Y# K4 s! r6 l

3 h+ @% S4 t$ Y
7 c% j- I2 N. W" b tvboxnow.com0 D5 }1 L, \0 q- X* m5 W
! t. K3 [0 L8 t# l" l8 t ; H" z2 Z; r; \$ a7 U
u2 \' ?5 ^9 u6 ?% D% V- a
- c! _# w# D, f* L/ ]- xtvb now,tvbnow,bttvb/ t7 E2 {+ W7 B1 p I4 k
http://www.tvbnow.com/index.php?fromuid=267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