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生命中的劍橋

高中時就很崇拜陳之藩,對他橫跨科學與人文的素養和視野十分神往。他的《劍河倒影》讓我愛不釋手,那洋溢著智慧的散文,啟發了我對知識的熱情。 到清華大學念書後,桌上的教科書每學期都會換,不變的是,在許多個風城的夜裡,我最愛在孤燈下握著一杯熱茶,細細品味陳之藩的理性與感性,於是,效法偶像踏入世界級的知識殿堂就成了我大學時奮鬥的目標。 後來進了美國劍橋鎮的麻省理工學院,那裡沒有劍河,但有查理士河,不同的倒影,一樣的自由與靈性。能跟大師、群英同堂,在多元的思考空間中探索,我有圓夢的滿足。那些年,我常沿著查理士河漫步、沉思,領略陳之藩的筆觸和思緒,他引領我,讓我找到了自己和未來。 二十年前,我回到新竹,忙碌於科學園區,過去的事慢慢被遺忘。 直到三年前,帶兒子回劍橋,當我看見宿舍外久違的校園和查理士河時,內心翻騰不已,那一刻,年輕時的回憶全都湧上心頭。那天,我默默望著窗外的流水,也明白了一件事。 原來,劍橋一直都在我的生命裡,它從未消失過,無論在我失意、挫折時,或是在鎂光燈下領獎時,查理士河始終在我內心緩緩流動著,陪伴、鼓舞著我,不管我身在學校還是職場。而這股活水的源頭,全來自高中時我對一位偶像的追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