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每個月來訪的「好朋友」,雖然會造成一些不方便或不適,卻是最能夠看出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方法!許多女性都會紀錄經期和生理週期的時間,但除了週期是否規律、經期時間長短之外,經血更是能夠直接看出身體狀況的方法之一,包括血量、顏色、血塊等指標,或許都偷偷透露了你的身體狀況,若能多加注意,就能更了解自己的健康喔!
" _8 P$ g; d ?0 y! u) }+ M q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1 U. q& ?" m" b
美國婦產科聯合會曾發表聲明認為,生理週期就像血壓、體溫、呼吸與心跳速率一樣,是能夠看出整體健康的重要標誌。生理週期與荷爾蒙的波動規律有關,也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飲食、壓力甚至使用的清潔產品,因此能夠反映身體健康狀況。《婦女健康期刊》中的一項研究就顯示,與心臟病等疾病有關的慢性發炎,同樣能在經前症候群的患者身上發現。
: b& M5 ]+ D7 A' A/ h! j4 w3 [ l% J7 l7 h8 F; z' r% L5 G* Q0 c" n/ Q
另外,從身體直接排出的經血,能夠即時反應荷爾蒙的健康,也是最能簡單、直接觀察的方式,並有助於發現更年期後疾病的風險。因此,雖然不需要詳實記錄經血的狀況,但在經期時多注意一下經血的狀況,包括顏色、血量、是否有血塊,或許有助提早發現身體的異常。 tvb now,tvbnow,bttvb D& s% v3 D7 T4 {
3 A$ I% H5 e5 b& f3 E五種經血類型
* L# W; v( {5 {/ n* E6 U# {+ J5 c. B! O% ~
1 紅色(健康正常情況)
% f4 l$ ]/ b8 Q# {2 `公仔箱論壇許多教科書都會描述理想的經血狀況:每28~30天為一次生理週期、經期約5~7天,經血顏色類似蔓越莓的亮紅色調,並呈現稍微黏稠、沒有完全凝結的果凍狀。不過,排血的狀況可能每個月都有所不同,經血的顏色和質地,也會受到1~3個生理週期循環內的飲食及生活型態影響,因此隨時注意經血的狀況,才能幫助了解身體的健康情形。
* J4 V+ _' T$ M/ |9 H& n; l7 p
6 {; l. ? Q, u%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褐色
. K8 V9 Y7 T2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經期的一開始,排出褐色、質地不均勻的血漬,這種血是前一次經期未能排出子宮、已經氧化的老舊血液。出現這樣的血漬,可能是黃體素較低,或有排卵困擾、經期不規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問題。
U4 [3 z9 a* ?! i# r: l9 D- ntvboxnow.com9 k" Q% k; a0 t& @
3 暗紫色
$ t7 D8 a6 t, J, y8 \9 s, T公仔箱論壇血流量大並且伴隨血塊、血液顏色暗且深,外觀與質地類似冷凍的藍莓,可能是體內的雌激素濃度較高。如果飲食習慣使得肝臟無法有效率地分解雌激素,就會導致雌激素累積在體內,引起荷爾蒙相關的問題,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內壁增厚等。0 c$ E) z% J" [" _5 c5 I% e
tvb now,tvbnow,bttvb& A; G+ d) ]2 @* f/ w9 t
4 粉色 $ w" w: G: ]6 q9 G/ s( h$ g1 ]7 N# T; `2 E
經期短(3天或以下)且血量少,則可能是雌激素濃度過低,可能導致陰道乾澀、掉髮、疲勞等問題。極端的節食法導致缺乏維生素或其他營養素,或是腎上腺過度疲勞,都可能造成這類問題。 tvb now,tvbnow,bttvb; Q+ d! K4 B2 t6 Z# a( |
' x3 ^- ^2 D" A1 A5 Y4 J9 ltvb now,tvbnow,bttvb5 不規則
% Z% c' \: u" b0 K! u& E- Z公仔箱論壇生理週期較短、在28~36天內出血兩次以上,或是完全沒有出血、經期未至,讓人搞不清楚生理週期的規律,可能與甲狀腺機能懶怠、前更年期、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荷爾蒙提早老化有關。" {2 g+ T( f* W- A1 B3 U
tvb now,tvbnow,bttvb8 f0 A" l4 E1 ?4 T# x1 ]
6 Y9 }. Y! Q% X+ X6 Q
公仔箱論壇- P% D2 u! t, G- b. L* q" K
- H3 i f* o2 ^# k. R; \" S
公仔箱論壇; O: Y2 q- L1 C$ Y, {& i* u9 W
; ^4 r6 c s- H) n0 Q, W8 V. htvboxnow.com
* d: Q; K5 Q+ B3 _( m) E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