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止咳药成瘾人数两年增加十多倍

每天要喝四五支止咳药水,24岁的阿明(化名)在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的同时,也给自己身体和心理上造成伤害。近日,国内首家青少年成瘾治疗中心在广州武警医院成立。该中心主任何日辉表示,像阿明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止咳药水成瘾还常常伴发网络成瘾,两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6 I  I+ w" |: p' ~) i* k) l

' E/ Q. `" Z/ w, N公仔箱論壇  孩子太爱喝止咳水也是病tvboxnow.com! l, n% Q: M4 h+ @: Q

, n" Y6 N/ l+ M" t3 a2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阿明告诉记者,初三时因为好奇和贪玩,他开始偷偷喝止咳水。“每次喝了止咳水,就能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就这样,阿明每天服用的止咳水越来越多,大约半年后,他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止咳水了,一天不喝就会觉得莫名烦躁,甚至狂怒。为了买止咳水,他的支出大大增加,生活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先是向身边的人借钱,最后演变为偷钱。“他一个月的生活费要几千块,总是不够花,我们才发现不对劲。”阿明的父亲说,开始,家里人没觉得阿明喜欢喝药水有什么不正常,也没想过带他去治疗。直到不久前,他们才听人说这是一种病,必须要接受治疗。+ n4 n* a  h# o% q
0 X: E1 {6 e* O# x# @) K0 q
  长期滥用止咳药反应变迟钝
1 P- O' }8 ]0 ]! @& ]tvboxnow.com
! |8 r! [2 r4 O9 x4 y#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何日辉介绍,根据估算,2004年到2006年,广东曲马多滥用成瘾人数增加10多倍。
: I2 m3 i! y; O! ?+ A2 }6 q: z公仔箱論壇
. O. S4 |9 X  I0 Z9 V2 S% z3 U  成瘾性心理疾病有多种,常见的共同表现有:患者滥用某种药物或者从事某种行为,虽然认识到危害却无法自控;滥用药物的剂量或从事的行为逐步加重;停止滥用药物或成瘾性为,患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以止咳水成瘾为例,长期大量滥用此种药物后,患者会出现以下表现:经常喝可乐和猛抽烟;说谎话;食欲下降,变得消瘦或者突然变胖;自卑、自闭;健忘、反应迟钝;神志不清、经常妄想;情绪波动或脾气变得非常暴躁,性格突然变得孤僻等。
2 }7 j+ w" l- O5 u! L6 l%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S2 q* r- n" {3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止咳药成瘾常伴发网络成瘾tvboxnow.com$ u/ q3 m: N. C: |#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3 p* D! k* g5 u- J. G. |* X2 J/ M
  何日辉表示,有研究表明,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他说,除了单纯网络成瘾,在更大范围内,止咳药水成瘾常常伴发网络成瘾,因为喝止咳药水后人会变得很兴奋,满足长时间上网的需要,因此很多时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成瘾患者大多数不认为自己患病,即使认为自己患。灿?0%以上拒绝治疗。
1 e$ A4 z6 M5 q6 j7 W7 H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A: B( k: u# G
  成瘾或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4 v' T7 A; r  A

  D9 |( T  P( P) qtvb now,tvbnow,bttvb  “青少年成瘾性心理疾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何日辉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事务,特别容易受同伴的影响,追求与伙伴们行为的一致,加上对成瘾药物危害常常认识不足,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
- b1 n7 A9 ~* B( i& [+ y/ D9 Y; u$ i0 A0 J- k; t( b
  除此之外,家庭教养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广东省经济比较发达,但是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并不妥,有的父母工作太忙,就用多给孩子零花钱来补偿。但是,再多的钱也不能代替父母的爱,孩子觉得不满足,就会向别的方面寻求安慰,这时就可能沾染这些成瘾性药物。“在家庭中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父母随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生活,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药物或行为成瘾最好的办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