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午睡起左側肢體無力,沒病史卻腦中風!這些症狀都是重症警兆

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4-29 04:50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U1 @4 F1 h* V0 ?; u8 _+ I

  w! u- ^% u. i3 Ptvboxnow.com
" p% x- i: U4 ]2 Q. U/ w( x5 ]7 R劇烈頭痛不理會 左半身無力發現腦動靜脈畸形61歲上班族喬女士身體一向健朗,無任何心血管或慢性疾病,日前偶有頭痛、疲憊等症狀,但她以為是壓力所致,不以為意。某日午睡後,左半邊肢體突然無力,被同事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電腦斷層初步檢查,發現頭部右側表淺位置(頂葉)有出血情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z( M% j" U* C; ]) G) X7 \$ B: h
神經外科徐賢達主任評估喬女士的病灶位置較特殊,屬非典型出血性中風,遂安排腦部血管攝影,確診為先天性顱內動靜脈畸形,並於高階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 Room,HOR)執行腦動靜脈畸形(AVM)清除開顱手術。: J" X  |# x2 n% i. Y" I  `* Z
術中同步完成血管攝影檢查,確認病灶已被完整清除。術後,喬女士恢復良好,肢體力量逐漸恢復,也沒出現任何後遺症,順利回歸職場與家庭。
0 v- T1 I4 q# m" C公仔箱論壇腦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病灶常見於中大腦動脈區域,較常發生在20至30歲年輕族群,男女比約1:1,好發率約占全部人口的0.1%,亦占總中風人口的1-2%。
2 I$ o' ^: ]4 k- s, s1 C7 E  ]' Etvb now,tvbnow,bttvb

* U  r* b! `8 q$ S+ U動脈畸形患者因腦內微血管發育不全,腦部動、靜脈交會處有不正常的畸形組織,使動脈直接注入靜脈。+ ]6 U8 p9 K. X( i! s
徐賢達主任說明,正常的腦動脈會先連接到微血管,再接到靜脈,但動脈畸形患者的腦內微血管發育不全,腦部動、靜脈交會處有不正常的畸形組織,使動脈直接注入靜脈,中間無微血管做橋樑,無法供應附近的腦組織氣體與養分,導致患者出現頭痛、頭暈、噁心,甚至癲癇等症狀。
; Y" s0 E7 L9 _6 T9 Vtvb now,tvbnow,bttvb「另外,動脈血管壁較厚,能承受壓力較高的血流,靜脈則相反。因缺乏微血管做緩衝,靜脈必須直接承受動脈的高流速血流,易增加血管壁破裂出血風險,導致出血性中風,嚴重者會危及性命。」
8 i; N5 Z- ?$ ?公仔箱論壇徐賢達主任表示,腦動靜脈畸形依病灶大小、病灶是否在運動神經區或感覺神經區等重要功能區,及動靜脈畸形流出的靜脈位置等條件,可以將手術危險程度分成五級。如喬女士情形,其病灶為3公分且位在腦組織接近表面處,手術風險相對低。
* k6 l, ]) A  K. b+ p1 x- i, ^tvb now,tvbnow,bttvb「術中,醫師會先分離出灌注動脈,將其切除後再將動靜脈畸形病灶與周圍腦組織分離,最後分離出引流靜脈,予以截斷再取出整個動靜脈畸形。夾完當下,可直接在複合式手術室中進行腦部血管攝影,確認病灶已被完整夾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_0 c$ t! {1 m3 g& C4 |. p# S+ W
若病灶大於3公分,且位於重要功能區,有較高的風險傷及神經造成癱瘓、語言困難或危及生命徵象等,因此手術困難度相對提高。另外,有栓塞和立體定位放射兩種另類治療方式。前者是將金屬線圈或分離式囊球置入病灶區,讓病灶因缺血而萎縮;後者是利用強力的放射線,使畸形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經過約一年時間,達到血管萎縮、阻塞的效果。* E- N  |9 [2 l  L; N- P& F7 }
徐賢達主任強調,栓塞方式容易畸形復發,只能當作困難手術時之術前輔助治療,而立體定位放射應用在病灶小於3公分時,成功機率則較高,但在等待病灶萎縮時,容易畸形出血。
1 l+ j5 |4 R5 K0 r0 btvb now,tvbnow,bttvb徐賢達主任提醒,當出現異常頭痛、癲癇、半身無力,言語不清時,不可輕忽,應盡早就醫檢查,避免遺憾發生。
* R( z: }" E/ N9 L8 N( e: m公仔箱論壇
返回列表